本报讯(通讯员 张芷昕 记者 陈映琦)3月2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高级园艺师李俊皞老师为中南路小学的师生带来主题为《春天的韵律》的科普报告,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不少学生表示,将热爱生活,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贡献。
“为什么春天植物会发芽?”李老师一上来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孩子们纷纷举手,各抒己见。从身边的小花小草入手,孩子们了解叶子的作用,也认识了花的结构。当大屏幕上绽放出牡丹与芍药的对比图时, 李老师化身“植物侦探”,“同学们注意看茎秆,木质的是牡丹,草质的是芍药,就像辨别双胞胎要看胎记哦! ”随着李俊皞风趣的讲解,孩子们恍然大悟地在本子上画下记忆符号。最令人捧腹的是“花朵模仿秀”,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诠释不同花卉——张开双臂模仿樱花飘落,双手托腮演绎梨花清冷,连平日里腼腆的小雨都踮起脚尖表演梅花傲立枝头。
面对李老师抛出的“杏花与桃花辨认难题”,台下顿时小手如林。四(3)班的彭铱满自信上前“杏花萼片向后翻卷,像小裙子!” 当老师亮出标准答案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这场持续1小时的春日之约,不仅让100余名师生认识了30余种常见花卉,更在孩子们心田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原来每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的密码本!”活动结束后,仍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围着李老师追问植物奥秘。正如活动结束时飘扬的柳絮,这场科普春风正带着观察与思考的力量,飞向更广阔的天地。